梨树品种介绍:
黄金梨:果实扁圆形,平均单果重350克,9月上旬成熟。成熟时果皮黄绿色,储藏后变为金黄色。果皮较洁净,套袋时果皮成金黄色,呈透明状。果肉细嫩而多汁,白色,石细胞少,果心很小。含糖量可达14.7%度。味清甜,而俱香气。风味*特,品质较佳。易成花一般载后次年成花可见果。异花授粉,较丰产。梨即“百果之宗”。黄金梨是梨的一种。因其鲜嫩多汁,酸甜适口,所以又有“**矿泉水”之称。
黄冠:果实椭圆形,个大,平均单果重235克,大果重360克。果实纵径7.5厘米,横径6.9厘米。果皮黄色,果面光洁,果点小、中密。果柄长4.35厘米,粗0.28厘米。梗洼窄,中广。萼洼中深,中广;萼片脱落。果心小,果肉洁白,肉质细腻,松脆,石细胞及残渣少。风味酸甜适口并具浓郁香味。果实8月中旬成熟。
圆黄:该品种果实大,平均果重250克左右,大果重可达800克。果形扁圆,果面光滑平整,果点小而稀,无水锈、黑斑。成熟后金黄色,不套袋果呈暗红色,果肉为透明的纯白色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.5%~14.8%,肉质细腻多汁,几无石细胞,酥甜可口,并有奇特的香味,品质较上。在重庆7月上旬成熟,在山东8月中下旬成熟,常温下可贮15天左右,冷藏可贮5~6个月,耐贮性胜于“丰水”,品质**过丰水。
秋月梨:果个大, 平均单果重450 g,大果可达1000 g。果形端正,果实整齐度较高,商品果率高。果形为扁圆形,果形指数0.8 左右。果皮黄红褐色,果色**;果肉白色,肉质酥脆,石细胞较少, 口感清香,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.5%左右。果核小,可食率95%以上,品质上等。果实于9月中下旬成熟。
红香酥梨:果实长卵圆形或纺锤形,平均单果重200克,大果重498克,果面洁净、光滑、果点大。果皮底色绿黄、阳面2/3鲜红色;果肉白色,肉质细嫩,石细胞少,汁多、味甘甜、香味浓。品质较上。华北地区9月下旬成熟,常温下可贮2~3个月。该品种外观艳丽,结果早、丰产。适应性强,较抗梨黑星病、黑斑病。是一个较有希望的红皮、晚熟、耐贮新品种。
爱宕梨:果实为略扁圆形,果形指数0.85,果个特大,平均单果重415克,大果重2100克。果皮薄,黄褐色,果点较小中等密度,表面光滑。果肉白色,肉质松脆,汁多味甜,石细胞少,含糖量15.5%-16%,可溶性形物12.7%,品质上等。果实较耐贮运,窖藏可贮至翌年5月。成熟较晚,10月中下旬成熟。
绿宝石梨:我国新育成的早熟梨新品种,7月上中旬采收,平均单果重250克,大果340克,果实绿黄色,肉乳黄色,细脆、较甜,可溶性固形物16%,鲜食品质较佳,耐贮运,抗病、抗盐碱,丰产稳产。
丰水梨:品质上等,单果重大500克,大单果重750克,果实扁圆形,有2-3条缝合线,含糖量高达16%,多汁,口感较佳,成熟颜色为红褐色,套袋果金黄色,半透明状,成熟期为8月份。
八月酥:果实近圆形、黄绿色,果面光滑,蜡质较多,5心室,6~10粒种子,果肉黄白色,平均单果重260g,大单果重800g。生长健壮,花期四月中上旬,抗黑星病能力强,果实室温下可贮放l一2个月。
梨树栽培技术
(一)梨树地势与坡向选择
梨树对地形、地势、土壤的要求不严,不论山地、滩地、砂土地、红黄壤地、盐碱地、微酸性土上都能适应。但以土壤疏松较肥沃的砂壤土、砂土、壤土为宜,要求地势高旷、排水良好、土层深厚、地下水位较低,这样结果质量好。
山地和丘陵地地形复杂,尤其是山区,气候和士壤变化大,有垂直分布的特点,栽植梨树需考虑海拔高度、坡度大小及坡段坡向等。南方可利用山地气候的垂直差异,选择适合梨树生长的地段栽植,云南地区,梨树栽种在海拔 1500 ~ 2000 米地段,坡度不宜**过 30 度,以 5 ~ 10 度的缓坡为宜。在海拔 400 米 、坡度 15 度以下的低山缓坡地更适合桃树生长。坡向以南坡为好,与北坡相比,阳光充足,气温回升快,相对湿度较低,土壤中温、湿度变化较大,物候期早,可明显提高 果实品质。据观测南北坡气温相差 2.5 ℃ 左右, 10 厘米 深的土温相差 1.4 ℃ -1.9 ℃ , 80 厘米 深处南坡比北坡高 4 ℃ -5 ℃ 。不宜选用山岙谷地,因日照少、温度低、湿度大易造成徒长,影响花芽分化,降低产量。低洼谷地,冷空气沉积,易遭受晚霜袭击,特别是花期,严重影响开花,造成落花落果。地下水位高,土壤粘重的园地易引起流胶病,导致树势衰弱。 土壤应选择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,土层较厚,含丰富的**质。
桃果鲜嫩柔软,为尽早投放市场,宜在城镇近郊,交通方便地段,就近鲜销,亦可设置集游乐观光、赏花品桃为一体的观光果园、自采果园,使人们在初夏品尝 " 仙桃 " 。 加工品种及较耐贮运品种应集中成片栽培,以利批量发放,为加工厂及时提供原料,为边远缺桃地区提供优质商品桃。
(二)低矮树形
矮化密植是梨树栽培发展的方向,因矮化密植能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,使果树早果、丰产稳产、优质,这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低矮树形。
国内外大量试验和实践证明,纺锤形、单层高位开心形、扇形和圆柱形等是适合密植的低矮树形,这些树形有共同的特点:矮化、小形、扁窄、结构简单。骨干枝级次少、管理容易、有干有轴、无主无侧。
一、纺锤形
主干高 60 厘米 ,树高不过 3 米 ,冠径 2 -2.5 米 ,有一个中心干,上下着生 10-15 个大分枝,称为枝组,枝组的粗度和长势不**过主干。中心干每 20 厘米 留一分枝,无明显层次,向四方均匀分布,自然错落着生,互不影响,与主干角度 70-80 度,适于每公顷栽植 990-1665 株的密植园。
二、单层高位开心形 中心推出的树形,干高 60 -80 厘米 ,中心干高 1.6 -1.8 米 ,树高 3 -3.5 米 ,在中心干上均匀排列着 12-15 个长轴式大型结果枝组,无明显层次,很终叶幕厚度 2 -2.5 米 ,行内树篱的厚度为 2.5 米 ,行间树篱的间距为 1.8 -2 米 ,下部枝组角度 70-80 度。乔砧密植梨树栽培多采用这种树形。
欧美各国多用扇形,树体采光面积大,有利于提高果树器官的有效功能,便于机械化管理,且增产潜力大。日本的很多种多样,树形有水平形、杯状形、漏斗形、折衷形等,能将树高控制在 3 米 以内,果品丰产优质。
(三)栽植密度
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,梨树栽培方式逐渐由乔化稀植向矮化密植变革。密植是获得早期丰产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栽培方式,它可以增加叶面积,有效地利用光能,经济利用土地。生产上常用的栽植密度可归纳为 3 种。
一、普通密植:株行距为 4 米 、 5 米 ,每公顷栽 500 株; 二、中度密植:株行距为 2.5 -3 米 × 4 米 ,每公顷栽 1000-833 株; 三、高度密植:株行距为 1 -2 米 × 3 米 ,每公顷栽 3333-1667 株。
要根据品种特性、果园地势、土壤特点、管理技术水平、机械化程度确定合适的密度。幸水、早黄和北丰等品种树冠小,可适当密植。一般株距以 2 -3 米 、行距以 4 -5 米 为宜,这样便于小型农业机械的操作管理,充分截获和利用光能。栽植湘南和长十郎梨,每公顷栽植 3240 株, 2 年生每公顷产量平均为 33243 千克 。山东栽植金花梨,每公顷栽植 3330 株, 2 年生每公顷产量 15000 千克 , 3 年生 45000 千克 以上。山东冠县在密植条件下, 4 年生树每公顷产量 66832.5 千克 , 5 年生树每公顷产量 75324 千克 , 6 ~ 7 年生树每公顷产量 75000 ~ 90000 千克。以上事实充分说明,密植栽培是早期丰产的关键,管理得好,可以达到丰产、稳产。